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跟著季節,說說土地故事

「台灣土地充滿了故事,我們應該選用著時的食材,不僅經濟實惠又能保持健康。」作家王浩一指出,以比較友善的方式種植的季節性蔬果應是大家最好的抉擇。

王浩一於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主辦的八月份「心靈講座」中,以「跟著季節,說說土地故事」為題發表演講。王浩一深入介紹台灣各地的特產,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腳步,在樸拙的食旅中,照見豐盛的「食悟」歷程, 帶領聽眾共同分享品嘗屬於土地最豐潤的滋味。

學的是數學,喜歡的是建築,醉心的是歷史,王浩一曾經從事國際貿易,目前為台南城市作家、文史工作者,也和作家劉克襄在公視共同主持「浩克慢遊」文化旅遊節目。

「我出生於南投,在嘉義讀國中、台北上高中,在台南念大學,算是島內小留學生。我曾在台北工作十多年,現定居台南。」王浩一表示,他喜歡穿梭在大城小鎮的街巷,紀錄各種人文歷史和生活典故,也因此發現台灣土地充滿了故事,每個時節都有當令的農作物,豐盛而美好,這是幸福的滋味。

不過,王浩一也憂心全球將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,他指出,至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,我們需要增加70%的食物,而可耕種的土地面積則比過去減少一半,屆時可能有6500萬人會因缺糧而餓死,因此,各國應該及早因應,以色列已開始把植物種在牆上,這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式。當然,我們也要更懂得珍惜食材,不浪費各種資源。

許多聽眾回饋表示,講座十分精采,也讓他們對於台灣水果和食物有另一層新的認識,包括水果選擇的原則。

◎轉載自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

TOP